路基区间绿色通道栽植的树木与线路、建筑物距离严格按照《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执行,并不得影响瞭望、行车安全。
选择物种的建群种类要求抗逆性尤强,能适应边坡恶劣的生长条件,在适应的基础上考虑其景观性能。结合采用沿线路域野生环境中具有广泛
(2)路堤边坡高度H≥5m时边坡设骨架,骨架内栽植灌木撒草籽防护,灌木7穴/m²。
(1)路堑边坡高度H5m时边坡设护脚,护脚以上边坡打穴植容器苗防护,每平米5穴。
1、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景观协调、易于管护”的原则。以“保护路基边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绿色通道”为目的。
(1)边坡绿化在边坡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绿化与防护相互结合,绿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绿化景观工程源于自然,与自然、人文、社会景观相协调,与铁路整体的结构相协调,突出铁路结构线、易于管理原则
绿化景观施工考虑近期、远期效果,处理好初期投入与后期养护的关系:植物群落建植以“乔、灌、草”结合,乡土植物与外来物种共生。
⑴、本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工期:2016年5月20日至2016年9月20日,总工期120天.
⑵、施工封闭要点240分钟,利用中川铁路00:50—4:50天窗点施工。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符合与业主签定的安全生产协议的要求,杜绝实施工程人员因工死亡事故和安全等级事故,年负伤率在2%以内,杜绝重伤事故,争创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路堑边坡高度H≥5m时边坡设骨架,骨架内打穴植容器苗防护,每平米5穴。
路基区间绿色通道种植方式为路堤坡脚外侧种植一排乔木,两排灌木,遵循内灌外乔的原则。乔木株间距为2~3m,胸径≥2cm,灌木株行距为1m,1~2年生苗;路堑堑顶外种植两排灌木,灌木株行距为1m,1~2年生苗。
我项目部积极努力配合业主,设计、监理等其它相关单位,选用企业内部有着非常丰富施工经难的作业队承担本工程项目施工。我项目部为保证工程质量,满足业主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安质环保部、物资机械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工程技术部下设调度室、测量室、中心试验室。项目经理部为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工程项目施工的主体组织领导机构,下设三个分部,共设四个架子队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施工(第一架子队、第二架子队、第三架子队和第四架子队)。架子队接受项目部及项目分部的管理及监督。
4、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铁建设【2009】154号)。
6、《兰州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兰铁办【2013】2号)文件
区域内地表水不发育,各冲沟内平时均无水,仅在雨后形成暂短水流,地表水主要为灌渠渗流水。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碎石类土中,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河流补给。地下水位埋深大于20m,具硫酸盐及氯盐侵蚀性。沿线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沿线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干燥,旱季长、雨季短,降雨量较少且集中,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春、秋季多风,夏季短促,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5.8℃,极端最高气温35.7℃,极端最冷气温-28.1℃,最热月平均气温17.7℃,最冷月平均-8.1℃;年平均降水量319.1mm,年最大降水量452.1mm,年平均蒸发量1747.4mm,年最大蒸发量2245.8mm;年平均风速2.4m/s,主导风向NW,最大风速23.8m/s,风向为N;最大季节冻结深度146cm。
本边坡植物防护方案是基于边坡稳定前提下进行的植物保护措施,即按照边坡原有工程防护设计实施后,在边坡稳定的基础上采取的措施。本方案依据边坡性质、类型、坡率等因素确定植物防护形式。
(1)边坡高度H5m时边坡设护肩,护肩以下边坡采用栽植灌木撒草籽防护,灌木7穴/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