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来认识一队被称作铁猴班组的桥梁工。黔桂铁路是我国西南地区出海的重要运输大通道,线路穿行于云贵高原南麓的崇山峻岭之间,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特点容易引发山体危石崩塌,危及铁路运输安全。为确保春运期间行车安全,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工务段的桥梁工们,每天在258公里管辖线处危石之间来回奔走,他们翻山越岭,攀岩走壁,搜山扫石,排危除险,被称为悬崖峭壁上的“铁猴”。
一大早,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工务段金城江危石工区的桥梁工们就开始收拾装备,准备进山。记者看出,工友们还特意准备了蛇药和驱蛇粉。
中国铁路南宁局柳州工务段金城江危石工区桥梁工 关善富:因为上山我们有时候碰到毒虫、蛇之类,如果被蛇、毒虫咬了,可以做紧急处理。
54岁的关善富,是班组里经验最丰富的老“铁猴”。今年是他的最后一个春运,从1983年到现在,他在这个岗位已经工作了近40年。
按照春运检修计划,这天关善富和同事们要对黔桂铁路金城江至岜仑区间线座石山进行危石排查。
山上没有路,荆棘杂草丛生,大伙儿只能挥着砍刀开路,一点点向上行进。遇到附在山体上的防护网,就沿着钢丝网向上攀爬。
记者:咱们这个地势也太险要了,这些安排的通道,你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是经常爬才摸索出来的?在哪儿安合适?
中国铁路南宁局柳州工务段金城江危石工区桥梁工 关善富:那肯定,要找哪个地方最好走,就安在哪里了。
屏住呼吸,手抓稳,脚踩实,工人师傅们头戴安全帽、背着沉重的工具包,在安全绳的帮助下,在几乎笔直的山体上攀爬。
危石工区最主要的工作职责,就是把黔桂铁路沿线处危石“管理”起来,确保每座山都有“档案”、每块危石都有“户口”。每天搜山扫石,目的是观察山体变化,检查旧危石,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处置新隐患。每一次巡山,他们都要对危石的大小、裂缝长度宽度等数据来进行复核,检查是不是发生明显的变化,回去后录入电子档案。
中国铁路南宁局柳州工务段金城江危石工区桥梁工 关善富:原来我们做的钢钉,就为了防止如果石头撞开或者错位,这个钢钉肯定不平(对齐),现在还是平(对齐)的(安全的)。
关善富说,他们每天都跟石山、石头打交道,早就练就了一身“飞檐走壁”的功夫。但哪怕像关师傅这样的“老铁猴”,也有过身陷险境的经历。
中国铁路南宁局柳州工务段金城江危石工区桥梁工 关善富:有一次爬山,我踩上去以后,差不多爬到石头顶部,那个石头全部掉下来了。我自己抓了一个大点的树枝,假如没有树枝,我掉下去可能有三四米高。
一路搜山扫石爬到山顶,已是正午时分。顾不得休息,班组的工人们又赶忙下山,继续巡查对面另一座石山。
记者:我们现在已经拿钢丝绳把它进行初步的捆绑,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什么工作呢?
中国铁路南宁局柳州工务段金城江危石工区工长周朗:我们要判断它是否有位移,然后对它进行计算,如果真正发生危岩,落石了,我们底下的防护网是否能承受得住它的重量。如果承受不住,我们要对它进行爆破(破碎)。
经过计算,这块山石需要清除。大家将铁丝网包覆在危石表面防止飞溅,接着对关键点进行打孔,放置“水子弹”,布置引线。
跟着危石工区的师傅们爬了一天山,记者深切感受到这份工作的艰险辛苦。而这份艰险,很少有人知道。
中国铁路南宁局柳州工务段金城江危石工区桥梁工 王贵贝:具体方面我还是没跟他们(家人)说,因为确实也怕他们担心这种工作是否安全,一般我们都是报喜不报忧。
完成一天的巡检工作,围坐在饭桌前吃饭的时刻,大概是工友们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常年与石头打交道,他们明显不善言辞,但是工作起来却一丝不苟。凭借愚公移山的精神,一年又一年,保障着人们春节回家的安全。
中国铁路南宁局柳州工务段金城江危石工区桥梁工 李浪浪:回不了家,我希望家里人不要省钱,多买一些肉之类的,在家里过好年。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