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无限好,治沙播绿忙。4月15日一大早,在包兰线公里处铁道线两边,我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工务段治沙车间杭锦旗治沙工区工长李保伟和36名治沙工挥锨铲土,栽种树苗,干得如火如荼。
包兰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其间内蒙古段穿越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处在温带干旱半荒漠区域,年降水量缺乏18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4200毫米以上,种树治沙难度显而易见。
“包兰铁路刚通车时,曾有外国专家预言,这条铁路‘活不过30年’,但铁路治沙人便是不信邪,现在看着火车越跑越快,这便是咱们的自豪。”说话间李保伟扬起手中的铁锹,有力地砂土里。
因为铁道线两边大多是砂石盐碱地,挖坑植树不光是一项体力活,仍是一项技术活。李保伟和工友们三人一组,一人担任用锄头将外表的砂石刨除洁净,别的两人用铁锹渐渐铲出树坑廓形,然后艰难地一寸寸向下掘进,不一会儿黢黑的脸颊上便挂满了汗珠。
“铁路治沙美化三分靠种,七分靠养,本年咱们主要从选地、育苗、整地等6个环节下手,使现已栽培的800余棵樟子松成活率达到了100%。”李保伟抹了一把脑门的汗,和工友合作将樟子松苗渐渐放进树坑,然后开端尽心培土。
每一棵樟子松栽植往后,李保伟和工友们都会及时翻开滴灌,为梭梭苗弥补水分。他们愈走愈远,一排排梭梭苗也不断地跟着铁道线延伸,绿色的期望在春日里生根发芽。
自1958年以来,乌海工务段在包兰线多公顷、美化覆盖面达6290亩,先后被颁发“全国美化先进单位”“全国美化榜样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