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4个旋翼的十分快速地旋转,一架吊装侧重达30公斤“自动柔性防护网”的无人机慢慢升起,约5分钟后,“自动柔性防护网”被精确送达间隔路面约170米高处的山体预订方位上。这是9月11日在杭瑞高速大保段老鹰岩危岩体应急处治工程抢险现场呈现的一幕。
8月28日,受接连强降雨影响,杭瑞高速大保段老鹰岩邻近产生山体落石,导致该路段交通通行一度受阻。为消除安全隐患,保证车辆通行安全,保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云南省交通运送归纳执法局保山支队、云南省交通出资建造集团有限公司保山管理处和云南交路建造第五工程有限公司4家单位联合发布布告,决议从9月2日至28日,对杭瑞高速大保段澜沧江至老营路段危岩体应急处治工程进行施行工程。施工期间,对大理前往保山方向的车辆,采纳双向暂时“间歇性借道替换通行”的控制办法。
据相关担任的人介绍,为处理施工资料运送困难的问题,他们决议初次引进多旋翼重载无人机运送施工资料。9月11日当天,合计吊装完结了4卷“自动柔性防护网”。该担任人说,通过多旋翼重载无人机运送施工资料,不只运送功率更加高,还可防止拓荒运送通道对树木的采伐,从而有用维护了生态环境。
下一步,施工部门将科学利用好这一项新技术来助推施工进度,加速完结杭瑞高速大保段老鹰岩危岩体应急处治工程,力求在最短时刻之内完成抢险保通。本报记者 崔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