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路地质灾害治理“博物馆” 公路沿线安装防护网兜住落石 北晚新视觉 来源:齐发国际官网网站    发布时间:2024-03-24 14:13:14  点击:1 次

  伴随着连续两天的强降雨,门头沟区公路分局养护管理科的工作人员也进入到了每年最为紧张的“一级战备”状态。

  作为北京市唯一的纯山区,门头沟区的山区总面积占98.5%,而其中公路总里程的93.8%为山区线多公里公路沿线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位居全市16区之首。通过安装防护网、设置挡墙等方式,门头沟区公路分局陆续对100余处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了工程治理,最大限度降低了公路沿线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保障了公路的汛期通行安全。由于门头沟山区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和治理手段的多样性,也使得这里的国道沿线被喻为地质灾害治理的“博物馆”,为全市山区公路地质灾害风险防治工作提供了示范效应。

  记者昨天在位于门头沟双黄路附近的沿线公路看到,前天的一场降雨让这里的山体出现了汛期中经常发生的岩体破碎情况,好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碎石都被沿山体铺设的防护网稳稳兜住了。

  “这个位置掉落的碎石大概估算有5立方米左右,数量不算多,工人会马上清理,然后再对防护网进行全方位检查。”门头沟公路分局养护管理科科长艾树波和记者说,此前同样是因为在山体上安装了这种防护网,清水镇的一处山体在夜间发生崩塌后,100立方米的落石也被牢牢接住,避免了地质次生灾害的发生。

  据了解,位于门头沟区的108国道、109国道总里程112公里,沿线分布有大量切坡路段,边坡坡度较大,最大高度可达30到50米甚至80米,陡峻异常,同时坡面局部岩体破碎,经常有零星坠石,尤其受特大暴雨影响,极易诱发崩塌、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公路交通安全造成安全隐患。

  “我们对百余处隐患点逐一进行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其中存在比较大危险性的地质隐患大多分布在在109国道的下苇店段和王平段,”艾树波和记者说,按照“一点一方案”的设计原则,我们采用主动防护网(钢绳、绞索)、高能级环形被动防护网、帘式柔性防护网(张口式、围护绞索)等10余种新型材料和先进工艺,其中围护绞索被动防护网、刚性格栅网等大部分治理手段在本市都是首次或大规模应用。

  在109国道的下苇店段,艾树波和记者说:“这一段是地质灾害治理最长的路段,大概有1.5公里左右,分布着修路开山形成的连续7个切坡断面,由于山体紧挨着公路,坡高基本都在50米左右,最高可达到80米,并且接近于垂直,公路隐患特别大。其中4个隐患点设置了向外突出5米左右的张口式帘式网,用以承接住山体高处的崩塌、落石等,可以稳稳接住2吨的石块从35米的高空坠落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在这样的平台下面,还用主动防护网进行了‘包裹封装’,把山体牢牢固定住。”

  艾树波介绍说,今年在门头沟新桥大街葡萄嘴环岛附近山体上铺设的就是承重级别比较高的防护网,“这一个位置之前在下雨后总会有小碎石滑落,而且在城区,山体旁还有人行步道,所以我们就用上了高级别的防护网,安装后周围居民反映非常好,即便是很小的石子也会被防护网紧紧兜住,让行人能够安全放心地通过。”

  门头沟辖区内108、109国道沿线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这些点位的测绘精准能够达到厘米级。“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确定过程中,我们委托专业勘察队伍进行了90天的野外调查,综合运用了地形测绘、三维激光扫描等6种先进测绘方式。”艾树波说,其中大部分技术在北京公路系统都是首次引进使用,同时还在地质灾害的重点隐患部位运用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利用高精尖的地质雷达对凭肉眼难以确定坡积厚度的危岩体隐患进行探测,探测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80后小伙儿李文磊是市养护集团第八工程处京门专养段的段长,每天早上8点之前,他就带领队员完成了对门头沟门城地区山体的第一轮巡视。“每到汛期,家人都习惯了我们有雨备勤和早出晚归的状态,雨后山体松动引发的落石很多都发生在夜里或者凌晨,我们早点儿出门就能早些察觉缺陷。”

  已经从事了十几年公路养护工作的李文磊去年刚刚从巡山公路段轮换到门头沟城区公路段,聊起与地灾隐患“过招”的故事,原本有些腼腆的李文磊打开了“话匣子”:“做我们这个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细心和有责任感,‘经验’很重要,尤其是在地质灾害发生的现场,不仅要求我们要有指挥抢险的能力,更要有保护现场工人安全的责任心,因为有不少地质灾害发生后都有二次塌方,要时刻绷紧心里那根弦,必须谨慎。”

  让李文磊记忆犹新的一次惊险经历发生在前年,当时下安路的黄土台段发生塌方,“我们巡查时发现山体有掉石头渣儿的现象,就赶紧上报进行了断路。”李文磊说,随后对这个塌方路段进行清理的时候,观察哨同事感觉情况不对劲儿,山上的草有晃动,还有碎石往下落,“我们当时就赶紧把六七个工人从断路的地方撤了下来,刚刚撤离1分钟,那个路段就发生了二次塌方,落下了几百方碎石。真是特悬。”

  据悉,每年汛期门头沟区公路分局都会通过四级巡视体系加强地灾隐患排查,通过路口值守和流动看守,对辖区公路沿线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派专人进行盯守和排查。“只要预报有雨,我们都是全员备勤,这两天下暴雨,我们地灾流动看守小组立即上岗,从早6点到晚8点,分区域对地灾隐患点进行流动看守,随时掌握易发点段隐患山体的变动情况并及时清洗整理道路上的零星碎石,若遇到不正常的情况会及时通知重点路口看守人员劝阻过往人员车辆,确保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除了专业的地灾值守巡视人员,辖区内每天凌晨就上岗的道路沿线的养路工人也是地灾隐患排查的特别“志愿者”,艾树波说,“这些养路工人就像是我们的‘眼睛’,有不少地灾隐患都是他们上岗时第一时间上报后排查出的。”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和市气象局23日19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蓝色预警。未来24小时,我市山区有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请注意防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骆倩雯 流程编辑:TF020

  7月13日,湖北恩施,网友爆料称在G351国道(腊长线)鹤峰县茶园村路段发生塌方,几块巨石滚落,泥土倾泻而下致道路中断。塌方事发时,一男子近距离拍摄塌方滚落过程。提示警醒我们:遇地质灾害,远离危险区域! 网友评论 泥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下半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据预测,下半年地灾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极端气象事件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灾的可能性很大。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 摄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灾1747起,造成46人死亡、8人失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和市气象局昨天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预警信息数据显示,4日23时之前,房山、门头沟、延庆、昌平、密云等山区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 资料图 新华社 陈钟昊摄 2日晚至3日早,本市迎来全市性降雨过程

  昨天,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四川、贵州、湖南近期严重暴雨洪涝等灾害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重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和协助地方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新华社资料图 6月南方洪涝灾害致1216万人次受灾 近期,南方多地发生大

  6月14日5时许,重庆市石柱县普降大雨,大歇镇流水村村民周文发出门疏通自家屋后沟渠发现,屋后斜坡有变形迹象,结合此前在群测群防员地质灾害培训时学到的知识,初步判断发生滑塌的可能性较大,随即开始疏散周边群众8户17人,同时将情况上报村委会。6

  昨天(11日)下午6时,自然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到今天(12日)晚8时,湖北西北部、重庆东北部、贵州北部、陕西南部等地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请当地居民注意防范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地质灾

  这几天,密云区西田各庄镇西智村京密引水渠旁正在紧张施工,一片片银色金属护网被安装在水渠旁的护坡上。这是北京市京密引水管理处正在实施的渠道防护网建设,施工长度14.34公里,这也是全渠道最后一段未安装防护网的区域。待下月底施工完成之后,京密引

  应急管理部公布消息,近期,受强降雨影响,我国多地发生山洪和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受伤或死亡。山洪和地质灾害突发性强,造成损失重,其防御一直是防汛工作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山洪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危害大。 资料图

  经历一次酣畅的降雨后,昨天高温重回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33.7℃,今天的气温比昨天更胜一筹,最高气温将达35℃左右,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持续,请大家注意防暑降温。好消息是,新一轮降雨系统正在靠近北京,明起8天,北京将不时和阴雨“捆绑”,雨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

上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3号) 下一条:浙江交投中碳科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探索交能融合高水平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