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6月8日讯(记者 刘姗姗 通讯员 吕俊):近年来,东辽县委、县政府始终将东辽河流域管理作为必定得完结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依照“抓管理治标、抓维护治本,管当下治标、管久远治本”的作业理念,组织施行了乡村环境整改管理三年工程、乡村公路整修三年工程、乡村改厕三年工程、河道整治三年工程,在全面抓好点源面源污染管理、畜禽粪污防治、城乡垃圾处理等作业的基础上,以东辽河流域的生态修正作为改进东辽河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统筹推动东辽河“从源头到河清断面、从干流到支流、从河滨到河底、从治污到美化”的全流域、多方位、立体式管理,东辽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继续改进。
深化施行河道插柳河滨工程。东辽县接连三年坚持在县域内东辽河流域大力施行河道插柳、河滨栽树、植物护坡等改进河流生态的行动,逐渐处理了河道长时间无杨柳护岸的问题。2016年,施行河道插柳111公里144.8万株。2017年,施行河道插柳150公里225.7万株。本年,该县进一步加大河道插柳栽树的作业力度,组织全县13个城镇出动人员6856人次,机械设备1378台次,对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27条河流两岸进行插柳,完结河道插柳524公里1000万株,切实到达了维护犁地、护堤固沙、康复生态、净化水质的作用。
深化施行了东辽河干流植被缓冲带建造工程。东辽县将东辽河河滨两边土地流通和美化作为落实习“绿水青山水上人家金山银山”理念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水环境管理重要组织布置的实际行动,发动施行了东辽河干流植被缓冲带建造工程。在白泉镇集贤段至云顶镇双城段河道每侧流通土地均匀宽50米,永久性流通土地4400亩,悉数选用水泥桩挂铁丝网进行围挡,围挡总长6.3万米。为了进一步进步东辽河生态环境管理的成效,在缓冲带关闭区域内种植棉槐、油菜、芦苇等植物,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一致。
深化施行了人工湿地建造工程。为有用改进东辽河河清断面水质,2016年,东辽县在榆田河、东辽河老河身、杨木水库和聚龙潭水库上游建成人工湿地15万平方米,栽种芦苇60余万株,对水体进行净化;2017年在连泉河进行生态修正管理工程试点,栽种沉水植物15万株,连泉河管理区域的水质到达五类水体规范,为展开东辽河管理积累了经历;本年,东辽县在白泉镇德忠村、泉太镇德智村、泉太镇新乡村、泉太镇大顶村、云顶镇河清断面组织建造组合型人工湿地,建成后将构成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潜流和表流组合型及沉降型湿地,经过人工主动泵站将东辽河河水引进湿地进行净化,每天可净化河水约2.7万吨,大幅度的进步对东辽河河水的净化才能。现在,5个人工湿地施工场所平坦现已悉数完结,湿地设计图和施工图将于近来同步交给,当即开工建造,估计7月末能完结悉数工程。